3个多月的建设期内,国网上海电力对内全方位配合客户办理各种手续、转接各项资料,对外联络工程各方,加速推进,为客户提供了周到用心的服务。
北京7月19日电 今年1-6月份,中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今年前6月,中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电联)19日透露,今年前6个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三产用电量稳定增长。同期,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制造业用电量连续4个月实现正增长。其合计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近30%,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39.3%。1-6月份,化学原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4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同比下降3.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此外,前6月中国发电装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大幅高于发电量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前6月中国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用电量持续负增长,拖累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增速同比回落通过集中竞价开展次日或更短时间的电能和辅助服务交易,以及为了保持电力供需即时平衡,满足规避输电阻塞风险的需要,修订完善有关规则、规范,开展输电阻塞管理。能源结构调整要加大力度,十三五要争取实现煤炭消费总量持续下降,非化石能源比例尽可能加快提高,电力行业的能源转换也需要加大力度。
核电在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国内建设运营已经成熟,并已经开始走出去海外发展,从技术、经济、安全角度看,具备了大规模发展条件,在沿海厂址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内陆发展也成了必然选择;风电、太阳能代表着能源领域革命的主要方向,其优质性、先进性已得到公认,是实现低碳战略的必然选择,我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要保持政策导向和投资强度。其中燃煤火电的扩张已经到了令人难以理解的非理性状态。对于存量煤电项目,应逐步控制其发电生产,将产能让渡给清洁能源项目。为留有余地,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中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被确定为50亿吨标煤,相应的煤炭消费量比去年还有一些上升。
从国际上的情况来看,欧洲多数国家直接制定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利用各种政策工具对能源发展进行调控。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必须把低碳化作为重要目标。
预计十三五时期能源消费增长将继续保持低速,而且增速下降的幅度有可能超过以往的预期,年增速在1%~2%,甚至更低也是很有可能的。我们需要抓住实现能源革命的机遇,加快能源结构调整,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化发展。一种倾向是把反垄断作为主攻方向,认为能源领域的改革只要引进竞争,充分市场化就可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大幅度降低社会能源成本。我国大气质量的新国标PM2.5是每立方米35微克,不采取非常有力的措施是难以达标的。
反垄断不能作为能源领域改革的中心目标,能源领域的市场化要配合能源国有企业的做大做优做强,调动现有能源企业的积极性;要考虑许多能源行业的技术垄断性以及资本的高度集中性;要放开市场、鼓励竞争并解决合理市场准入,投资系统优化和运行优化;要防止盲目投资、全过程监管等。电力行业需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阶段的主要任务。火电,特别是大型燃煤机组的投资评估发电时间都设定为5500小时。可以通过电力系统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建立,逐渐把碳排放成本进入电力发电成本,促进发电企业的优化选择。
我国工业节能潜力仍然很大,建筑和交通领域节能空间更是有许多尚未开拓的潜力。在运行机制上,要充分考虑环境治理的巨大经济成本,以及环境污染带来的巨大健康成本和社会代价,从源头治理,减少排放源。
发达国家的经合组织还成立了国际能源署,专门处理其能源政策协调和政策评估问题。一、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变化(一)能源进入低速增长期,传统能源产能明显过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发展,能源供给能力大幅度增加。
要切实解决绿色低碳能源直接附加成本由用户负担的机制和实际操作问题。事实说明,从概念出发推动改革效果不好。(四)加强全局协调,避免局部失衡我国地域广阔,能源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的地理分布多不重合,不同的能源类型在能源供给的时序性上也有差别,能源布局的优化不仅要考虑资源的分布,更要考虑不同能源品种的优化组合问题、能源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合理发展的关系、不同能源输运系统的相互必选和优化问题,以及不同地区的能源发展策略问题。下放项目审批权,带来了更大的投资盲目性。电力增速下降也明显超过预期,2015年电力消费量仅增0.5%,作为长期推动电力快速增长的二产用电出现负增长(- 1.4%),其中占电力消费总量近60%的重工业用电负增长更为明显。对跨地区的能源建设特别是电力输送项目,更要有力统筹,从系统优化出发,优化发展,优化调度,调整好利益关系,防止不合理地区封锁,盲目竞争。
我国过去对能源各领域长期大量投资的惯性仍然在继续,一些主要领域投资过度的现象日益突出,已经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对能源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也形成了越来越明显的阻碍。如今已经出现常规能源大量过剩,优质低碳能源增长受阻的局面。
能源企业和各级政府还缺乏用于能源项目必要性和优化布局科学判断的必要工具,和适应市场条件的审批机制和有效程序。战略层面,应当明确绿色低碳能源增量的主体地位,科学和动态预测未来能源需求,避免投资浪费和无序竞争。
用尽可能少的能源消费,支撑我国实现全面小康,支撑创新绿色发展。已经带来了极大的系统浪费。
但是仍然有不少人对能源形势的变化不适应,对一些变化是否反映了长期的趋势性看不清,或主观上希望这些变化仅仅是短期波动。由于对十三五期间和以后的能源消费预测不一致、对能源市场的变化反应过慢,官方和一些关键行业协调机构的预测值偏高。三、我国能源中长期战略的实施路径(一)坚持节能优先战略坚持节能优先战略不但是确保能源安全的基础,更是提高经济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路径。十三五规划期间,我们必须重视对能源需求的再审视,防止过多过早上项目;要坚持结构调整,推动清洁能源加快发展,尽可能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环境治理进度,尽早还人民绿水青山蓝天;要大力推进能源系统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避免无效投资和系统性浪费。
但是这种扩张仍然属于传统的重速度、轻质量的粗放式发展方式。改变以煤为主,实现多元化,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是十三五和今后能源发展的长期战略方向。
能源项目投资巨大,动辄几十亿甚至几百亿元,不可能不顾市场需求先建项目,然后再竞争淘汰。北京2013年PM2.5年均浓度每立方米89.5微克,经过近3年的治理,去年才下降到81微克。
世界金融泡沫化过重,不能继续拉动我国的出口增长;国内工程建设投资规模越过高峰,房地产进入长期调整阶段,钢铁、建材、化工基础产品等高耗能原材料产业进入饱和期,相继出现产能过剩。能源领域改革的具体目标应该是促进节能优先,促进提高能源效率,促进能源结构调整,促进绿色低碳能源发展,实现能源系统的优化发展、可持续发展,同时降低能源系统成本,实现最小社会成本的绿色低碳转型。
从发电和输变电企业的资金利润率看,我国电价没有下降空间。(二)以低碳化为长期目标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占比高,是影响我国生态环境、能源安全的关键问题。继续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逐步提高我国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供应中的占比。2016年一季度新增发电装机2815万千瓦,为历年同期最高,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008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1746万千瓦(含煤电1363万千瓦),又创近些年同期新高。
截至2015年底全国火电装机占比66%,全年火电电量占比73%。要创新合理利益分享机制,排除体制机制障碍,保证优质能源加快发展。
同时,提高能源系统效率,讲求能源投资和运行经济效益也应该成为今后能源发展的重要目标。不少煤炭企业不但没有留下积累,还负债累累。
高控制目标最严重的副作用是在目前各地依靠投资保增速的情况下,会成为盲目投资的推动力;把不能超过的控制目标当作需要增加的产能目标,这就和设定总量和强度目标的初衷大相径庭了。近两年来在如何落实能源革命要求,制定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各方做了大量工作。